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资讯
喜庆两周年 | 这个项目顺利通过预验收,离武汉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又进了一步
2022-12-18 1631 返回列表

近日,由武汉生态设计院承接设计的武汉农创中心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工程预验收。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建设项目作为武汉农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汉着力构建武汉农创中心“一核两翼一芯两园多基地”总体空间架构中的“两园”之一。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淡水品种选育实验基地,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持续增收,有助于武汉农创中心形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示范”全产业服务链,对于引领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武湖之滨,西临刘大公路,东连武湖水系,设计总面积约为3820亩,其中青鱼原种场区域约为1580亩,长航农场地块约为2240亩。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综合服务楼、科技研发楼、渔业生产楼改造面积约2922平方米;新建名优特色鱼类繁殖车间496平方米、智能化苗种培育车间1000平方米;新建智慧渔业系统、苗种交易中心、科普展示馆,新增智慧渔业管理系统、苗种交易设备、科普展示设备、在线水质检测设备、进出水设备、尾水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提升四大家鱼繁殖基础配套设施和亲本引进等约1500平方米,新建道路约26804.75平方米,沟渠整治约3000米等。

建筑改造,提升形象

为打造集生产、生态、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国内领先淡水品种选育实验基地,设计人员对现状办公楼、实验楼、生产楼、水泵站、生产设备房的功能及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对综合管理服务区、养殖区迎宾大道进行景观升级,并结合生态环保,创造性设计了小而美的微湿地生态塘,凸显武湖淡水渔场简约大气、生态本底、科技创新的整体品质。

 

 

 

 

智慧渔业,科技赋能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1个中心+1个平台+N个应用”的智慧渔业信息体系,科技赋能渔业生产,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统领生产全局。

 

“1个中心”:指构建智慧渔业大数据中心,实现各类数据的汇总、分析,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应用;

“1个平台”:指构建智慧渔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数据的统一监管,形成青鱼智慧养殖“一张图”;

“N个平台”:指建设智慧渔业各应用平台,实现对生产的智能监测、对销售数据的监控以及对各类紧急情况的预警。

科普展示,助力发展

为了更好展示渔业科技和企业文化,设计了以“渔业兴农、武湖扬帆”为主题的科普展示馆,全方位生动呈现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的工作成果和渔业知识科普,体现科技馆的高格局、高定位、高水准,营造沉浸式参观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增强互动感和参与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接下来,生态设计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发挥生态设计优势,坚持开拓创新,扩大业务版图,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素 材:建筑与环境分院

编 辑:刘 黎

审 核:陈 玲